随着国家购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工业得到了显著拉动,农机产品整体质量逐年提升。然而,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部分小型农机生产企业因生产条件简陋,导致产品质量低劣,机械加工工艺性差,无法满足农机用户的使用需求。本文分析了与产品制造质量直接相关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性问题,旨在设计出先进且经济合理的农机零件加工工艺规程,以提高加工质量、零件互换性、工效和经济效益。
首先,正确分析研究零件图样和进行工艺处理是基础。根据零件图样要求,明确加工内容及要求,选择加工方案,确定加工顺序、走刀路线,选择合适的机床、设计夹具、选择刀具,确定合理的切削用量等。
其次,设计编制先进的、经济合理的农机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至关重要。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包括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择,确保加工精度。合理确定加工余量,避免余量过大或过小,提高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以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提高生产率和降低加工成本。
此外,利用尺寸链理论和公式进行加工、检测和装配的数值计算,保证零件加工达到产品图样规定的精度要求。对关键和重要零件的轴孔力求按中间公差加工,使轴孔达到最佳配合间隙,提高产品质量和零件互换性。
最后,根据工艺规程的需要配备必要的工艺装备、加工设备、检测仪器与工具,确保加工过程的高效和精准。工艺规程完成后,还需通过小批生产试制考验,严格检验零件的加工精度,证明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和工艺确实成熟后,方可投入大批生产。
综上所述,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设计编制出先进的、经济合理的工艺规程方案,并配备可靠的工艺装备和检测手段,通过熟练的操作和精准的指导,确保零件加工质量,实现产品质量的卓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