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农业机械信息化

发布日期:2018-10-03 19:06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是其面临的根本问题之一。智能农业机械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机械电子、光学物理、传感器控制、信息通信和互联网,提高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与传统的农业机械相比,智能农业机械具有更好的可用性、可靠性和效率,能够有效提升人和机器、机器和事物之间的互动,运行效率提高50%~60%,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自20世纪70年代起,发达国家开始将现代微电子技术、仪器控制技术和农业机械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显示出农业机械化、电脑化、自动化和可理解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必然发展趋势。参数化设计技术作为一种基于产品需求的高效设计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被集成到智能和虚拟设计方法中,参数设计的概念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展。

在农业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零件结构越详细,设计过程越相似,因此在建模时需充分考虑可重用性。参数复用设计能够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降低成本。基于知识的表达、智能推理和决策的专家系统构建的农业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方法,能够获得、表达和整合知识、进行不确定的推理和智能决策,尤其是决策能力,以获取和设计可重复使用的知识。

KBE知识库提供数字设计支持,目前仍需探讨KBE技术在农业机械产品创新和应用中的多域耦合和知识表达、农业机械设计专家知识库、集成知识库农机和农艺等技术瓶颈。在多域知识基于网络和数据库的情况下,正确的知识选择是农业产品创新的新挑战。

基于PDM数据资源管理系统的并行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进展,基于多系统的网络协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机械产品的虚拟设计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建模和3D设计,对农业产品开发过程进行现实模拟,预测产品的性能、生产能力、维护和拆卸。虚拟设计是计算机化、网络和集成的需要,其特点是数字化、智能和产品设计过程的集成。3D打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虚拟设计的快速发展。

FMT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改善了设备的使用,减少了对设备和直接成本的投资,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的反应能力,促进了农业机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多数农业机械企业在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缓慢,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相对落后,需加快CIM技术的发展以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信息管理系统的中国农业机械发展相对缓慢,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系统不完善,亟需加强研究,尤其是加快对适当农业机械的管理软件的研究,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机械管理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农业机械的计算机化是提高生产力、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加速农业机械和设备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战略需求。我国农业机械的电脑化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