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业质量要求

发布日期:2018-10-13 12:40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规范性也可称为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到技术应用的效果,甚至决定了技术应用的成功与失败,因此,严格的规范标准、优异的作业质量、专用的作业工具、最佳的技术集成、全程的技术培训指导,是保证保护性耕作技术得以普及推广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业质量提出基本要求。

免耕播种作业质量要求

免耕播种机是实施保护性耕作播种作业的关键工具,务必选择满足性能要求的产品,按照作业质量要求进行作业。

1.作业条件

春季免耕播种作业前,不得对耕地进行任何形式的灭茬、旋耕、起垄、焚烧秸秆等表土耕作的动土作业,保持化冻后的田间自然状态,以确保耕层结构、土壤墒情不被破坏。

免耕播种应根据土壤地力、种植密度、目标产量、积温光照、无霜降水等条件合理选用良种。要求种子发芽率应大于95%,且大小均匀、形状尽可能一致,以利于机械精量播种,进而确保单粒种子发育营养充足,避免出现种子间争水争肥和间苗伤根现象。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并进行种子药剂包衣处理,防治病虫害,提高出苗质量。一般按照每公顷保苗株数的1.2倍确定播种量。例如每公顷保苗60000株,用种量7200粒。

播种时化肥应选用颗粒肥,长效与速效肥兼顾,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肥箱。为保证下肥顺畅,化肥中不应有结块存在。

免耕播种机作业后要尽可能将播种带上覆盖的秸秆清理到两侧,最大限度露出播种带土壤,以增加光照,利于提高地温。

免耕播种后,地表秸秆覆盖率不应少于30%,秸秆少,覆盖率过低,不利于土壤保墒和抑制水分蒸发、散失,也难以有效实现培肥地力、改良土壤、防止风蚀水蚀的目的。

高留茬地块播种作业时,应避开上年留茬带,播种作业后须最大限度保留根茬不动,以确保固土、保土效果,并最大限度满足秸秆还田量的最低限度。

2.作业质量

免耕播种作业有严格的作业质量要求,播种和施肥深度应根据土壤墒情而定,一般情况下,玉米种子的覆土厚度为3厘米左右,种肥应施在种子的斜下方,与种子相对位置均应在5厘米以上,底肥应施在相对位置20厘米左右,均应实现侧深施肥。如果播种时地表有干土层,则应实行深开沟、浅覆土、重镇压,确保种子播在湿土上。在春季地温较低或无霜期短的地方,播种时还应注意尽量将种行上的秸秆分到两边,以利于提高地温,促进玉米生长。

机械深松作业质量要求

深松作业是使用专用松土机械深松机,在不翻转、不打乱原有土壤耕层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深度松土的一种机械耕整地作业方式。机械化深松可有效打破犁底层,蓄水保墒,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为作物根系创造良好土壤环境,为高产奠定基础,也是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之一。

1.作业条件

苗期深松追肥作业时机:要求追施的化肥流动性好,不黏连结块,未发生潮解,土壤含水量在15%—22%进行作业较为适宜,深松间隔40—80厘米。

秋季深松作业时机:当耕层土壤容重≥1.3克/立方厘米或耕层底部已经存在较厚犁底层时进行深松作业。深松作业的土壤含水量在15%—22%时作业较为适宜,深松方式可依据当地条件合理选择间隔深松还是全面深松,或称局部深松或全面深松。

2.作业质量

耕深一致。夏季深松深度应在30厘米以上;秋季深松深度不低于40厘米,特殊土壤质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深松深度。深松深度偏差控制在≤5厘米,各行间深度误差不得超过±2厘米。

耕幅一致。深松作业要保证耕幅相等,各行间耕幅偏差≤10厘米,不伤根、不伤苗。

伏秋结合。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的秋季深松是保护性耕作不可或缺的技术内容,不得以中耕深松取代。因此,可在秋季深松间隔年间结合夏季中耕追肥进行30厘米以上的深松作业。

深松作业后要保证地表平整,耕垄笔直,不出现抹斜、拖堆、漏松现象,不大面积破坏地表覆盖物或产生明显大土块或沟痕,做到深松垄到头、地块到边。

易旱地区或旱情加重时段,要选用表土扰动小的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最大限度减少表土扰动量,以减轻土壤水分的散失。

田间管理作业质量要求

防治杂草作业

1.作业条件

一般来讲,化学除草时机有苗前、苗后除草等方式,但对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采取播后苗前进行地表封闭式除草方式效果最为理想。一般可掌握在播后3—5日进行喷药。喷施除草药剂应抢在降雨前完成,施药后半月内降雨会有效提高除草效果。对于喷施除草剂封闭效果不理想的地块,可采用出苗后进行苗后药剂除草进行补救。

2.作业质量

按农艺要求的药剂品种正确计算用药量和喷液量。

喷药量和喷液量准确,实际喷液量和计划喷液量误差≤5%,各喷头喷液量误差≤3%。

喷洒均匀,雾化良好,不漏喷,相邻喷头重喷宽度为5—15厘米,且宽度一致,往复喷洒重复宽度≤30厘米。

根据除草药剂剂型和灭草对象,其杀草率不小于80%—90%,机械作业伤苗率≤1%。

防治病虫害作业

为充分发挥化学药剂的作用,最大限度防止可能产生的病虫危害,选用的化学药剂必须做到高效、低毒、低残留;先进可靠的施药机具;安全合理的施药方法。

1.作业条件

要根据以往地块杂草病虫的发生情况,准确选药,合理配方,适时打药。

使用的药剂要充分搅拌、稀释均匀。

作业前注意天气变化,注意风向,过大风级不宜作业。

采用大中型机动喷药机作业,以提升喷药质量。

做好防护,避免药剂中毒、伤人等情况的发生。

2.作业质量

防治病虫害作业做到漏喷、重喷率≤5%。

作业幅宽15—30厘米、8—16厘米和6—8厘米。

控制好机车行进方向和速度,保持直线度。

及时检查药液和喷嘴情况,防止喷头和管道堵塞。

化控防倒作业

机械化免耕播种提高了玉米播种密度,玉米生育后期遇风易倒伏,因此应适时采取化控措施进行防倒伏预防处理。化控技术可降低玉米植株高度,不仅防止了玉米倒伏,而且还能控制玉米中期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提高产量,改善玉米品质,促进玉米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1.作业条件

品种抗倒能力弱的;雨量过多,玉米营养充足生长过旺、植株高大、穗位过高,后期易倒伏。

喷施时期要严格掌握,不可提前或拖后,过早会抑制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过晚则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喷施时期要严格掌握,不可提前或拖后,绝对不可重复喷施,更不可全株喷施。

药液要随配随用,不能久存,而且也不能与农药化肥混用。

喷药后4个小时遇雨要重喷,重喷时药量要减半。

2.作业质量

压力高0.2—0.5兆帕,喷雾细达35—100微米。

喷雾均匀,着药差≤5%,一般喷雾器差≤60%。

喷幅6米,作业效率达到1分钟/0.6亩。以防失效。

喷杆作业高度达50—3000毫米,左右喷杆可仿地形高低作业自动保持平衡。

秸秆还田作业质量要求

秸秆还田覆盖地表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标志,玉米保护性耕作的秸秆还田应在玉米收获时同步完成,在操作上要根据作业条件,把握好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实现秸秆安全还田。

1.作业条件

种植玉米的品种应统一,以利于机械收获作业。

根据玉米收获机的性能特点,应在55—65厘米等行距种植作业,便于机械作业。

种植方式应统一,在同一地块,平作垄作不交叉,以提高作业质量。

玉米籽粒含水率小于30%、茎秆含水率70%左右、植株倒伏率小于5%、最低结穗高度大于60厘米、果穗下垂率小于15%。

收获地块不得有树桩、水沟、石块等障碍物,土壤含水率应适中,并对机组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地面坡度不大于8度。

2.作业质量

玉米秸秆粉碎合格长度不大于100毫米。

玉米秸秆含水率为20%—25%,粉碎合格率≥90%。

玉米留茬平均高度≤80毫米,抛撒不均匀率≤20%。

秸秆粉碎后应达到抛撒均匀,不得有堆积和条状堆积不得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