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零件的磨损主要有磨料磨损、粘着磨损和腐蚀磨损,下面分别对其特点及原理进行分析。磨料磨损是硬质磨料颗粒在零件相对运动时对表面产生“切削”作用,导致表面磨损。磨料可能来自外界或磨损过程本身,磨损速率与运动速度成正比,磨料硬度越高,磨损越严重。这种磨损常见于高运动速度、高负荷及易混入杂质的摩擦表面,如曲轴主轴颈与主轴承之间。
粘着磨损发生在机械和热负荷过大的情况下,摩擦表面因局部高温而熔融,导致材料转移或断裂。根据粘着点强度与零件材料强度的对比,可分为外部粘着和内部粘着。粘着磨损在高速、高负荷、润滑不良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尤其常见于柴油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之间以及轴颈与轴承之间。
腐蚀磨损是由于电化学或化学反应膜在机械载荷作用下被破坏,导致表面材料脱落。腐蚀磨损分为氧化腐蚀和特殊介质腐蚀。氧化腐蚀相对缓慢,而特殊介质腐蚀速度更快,磨损更大。柴油机的气缸壁和轴瓦合金是腐蚀磨损的高发区域。
为了减少磨损,应采取以下措施:
1.新购或大修后的机械应进行严格磨合。
2.定期维护保养,保持系统清洁,减少磨粒侵入。
3.保持润滑系统良好,正确选择并定期更换润滑油。
4.控制发动机温度在正常范围,避免因温度不当导致磨损加剧。
5.正确操作机械,避免长时间在过冷或过热条件下工作,维持机器正常技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