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机将有哪些热点

发布日期:2019-03-15 10:58

2005年,国产大中拖及小拖生产同比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面对农机市场的快速启动、一直红火的大好局面,不少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抓住了发展的机遇。有关人士认为,对农机企业而言,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若要满足市场需求、吸引用户,走高品位、低价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拥有开启市场的“金钥匙”,把握用户的真正需求——开发出热点农机,从而抓住市场的制高点。

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国家基础工程的加速进行,以及国内外平等互动竞争平台的搭建,将使国内农机市场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未来农机“热点”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机遇刺激产品。2006年开始,我国免征农业税。2006年国家将大幅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视。通过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拉动作用,调动和保护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动农机工业技术进步,加快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此,我国农机企业要重点发展满足水田机械化、旱地保护作业等方面的产品,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的农业机械产品,达到与国家政策、市场走向、用户需求、自身发展的同步。

新产品更替传统产品。国内农机市场面临新—轮农机周期更换,特别是大中型农机将批量淘汰更新换代。在补贴驱动效应下,我国各地均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农机市场得到长效的发展。2005年1—11月。我国生产各种类型拖拉机182万余台,小麦、水稻收割机超过10万台,整个农机市场销售情形十分火暴。在这种情况下,农机产品的实用价值和盈利观念已成为用户更新设备的原则,品牌、外形、质量、服务等综合性能将成为用户的首选。这就要求农机生产企业必须抓住用户的需求意识和市场走向,积极研发与推广能够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新产品。

功率需求多极分化产品。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各地用户对农机功率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复式作业和工作效率的需要,市场对大中马力的农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大中功率农机在市场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我国目前农机企业都在加大大中功率马力农机的研发、生产工作。中国一拖集团公司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够批量生产100马力以上轮拖的企业,东方红1604、1804大轮拖的批量投产,结束了国内同类产品只能依赖进口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精细农业的发展,一些小型的专用农机产品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一些企业为此进行转型。如“迷你”型喷灌、耕作设备已成为用户进行精细化田间作业管理的普及型产品。

自主创新技术产品。自主创新能力是农机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谋求快速发展的根基。未来的竞争实际上也是竞争能力的比拼,我国目前仅有30%左右的农机产品达到了国际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其余约70%左右的产品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这就需要我国农机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同时,瞄准国际行业走向,以提高技术水平为重点,以产品成套为目标,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技术标准,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产品,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水平。

彩化、靓丽、新型产品。据调查,目前的农机产品在不断强化功能、增加产品品种和科技含量的同时,对产品外观等也进行了优化。当前流行于市场上的一拖世纪星、福田欧豹、大地王等系列农机产品,以其靓丽的外形和可靠的质量而闪亮登场,使农机用户爱不释手,而成为市场的“骄子”。特别是东方红系列新型大中轮拖采用现代汽车外观造型的设计理念,全序模制造技术,组合式水晶大灯,全新整体流线型驾驶室,容身空间更大,并加了天窗,使东方红系列大中功率轮拖外观更加精致完美,引领行业走向。

绿色、环保、节能产品。从政策面上讲,发展节能农机,是“十一五”的重点领域。发展节能型拖拉机,注重技术投入、开发新型产品、减少能耗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由于燃油价格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节能产品的要求更加迫切。从市场可以看出,用户对节能型的农机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机达到环保要求;二是具有节约能源的性能。这一要求将直接主导我国未来的农机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节能型农机正在逐步推向市场,而受到用户的高度关注。一拖柴油机公司针对农机作业特点设计具有10%-30%的扭矩储备,比同类机型省油6%-8%的lr108/105系列柴油机优势产品,使配装这种类型柴油机的农机产品也因此成为用户的首选。

注重信息化设计产品。农机产品具有“人性”是21世纪农机产品的发展趋势。农机生产企业在研发产品时应加强产品和高科技兼容,在农机智能化上下功夫。对信息技术、先进加工工艺在拖拉机产品上进行交流、探讨,实现计算机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系统(rs),高精度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等与拖拉机产品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gps的智能变量播种、施肥、旋耕机”研制成功,已在上海松江泖新农场试用。国内第一台gps收获机已经在福田重工诞生。

智能化程度提高产品。生产企业要充分考虑机手的劳动强度,按照人机工程的原理,为用户提供优越的驾驶条件。通过优化设计驾驶室、驾驶座、方向动力控制、空调装置等减轻机手的劳动强度,加大操作的舒适性;除方向操作控制外,农机系统内均能实现按钮操作。同时应加大控制系统的科技含量,使机手通过仪表装置就能随时了解农机的生产、安全等技术指标和使用状态,从而使农机产品发挥出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