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发布日期:2019-04-14 01:28

蓄电池在使用中常出现各种故障。外部故障包括容器或盖子产生裂纹、封口胶破裂、电桩腐蚀等。内部故障有极板硫化、极板活性物质脱落、自行放电、极板间短路和极板弯曲等。本文主要探讨蓄电池内部故障的表现、原因及排除方法。

一、极板硫化

蓄电池使用过程中,极板上逐渐生成一层白色粗晶粒硫酸铅,正常充电时不能转变为二氧化铅和纯铅,称为硫酸铅硬化,俗称硫化。

1.故障现象

极板硫化后,硫酸铅晶体导电性差,体积大,堵塞极板活性物质的孔隙,阻碍电解液渗透和扩散,增加蓄电池内阻,导致容量减小。表现为放电时电压急剧降低,充电时电压上升快,电解液温度迅速升高,但密度增加缓慢,过早出现沸腾现象。

2.故障原因

(1)蓄电池在充电不足状态下长期放置,昼夜温差导致硫酸铅再结晶形成大颗粒。

(2)液面过低,极板上部活性物质被氧化,车辆行驶时液面波动使电解液与氧化活性物质接触生成硫酸铅。

(3)电解液不纯或自行放电导致长期充电不足。

3.处理措施

硫化较轻时,可用去硫充电法消除;硫化严重时需报废。

二、自行放电

充足电的蓄电池放置不用时逐渐失去电量,称为自行放电。每昼夜容量损失超过0.7%属于故障性自放电。

1.原因

(1)电解液不纯,杂质与极板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导致容量减少。

(2)隔板腐蚀或活性物质脱落引起极板短路。

(3)蓄电池盖上积存电解液,导致正负电桩短路。

2.排除

先以额定容量5%~10%的电流放电至单格电压1.1~1.2V,倒出电解液并用蒸馏水清洗,直至蒸馏水无酸性。更换电解液并进行充电。若无效,需拆开检查并更换新件。

三、极板活性物质脱落和极板翘曲

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是正常现象,但短时间内大量脱落或极板翘曲属于故障。

1.故障现象

电解液变为褐色,充电时电压上升过快、沸腾过早、密度不达标;放电时电压下降快、容量降低。

2.原因

(1)充放电电流过大或充电过量。

(2)电解液温度或比重过高,导致极板栅架与活性物质膨胀不均,产生裂纹或翘曲。

3.排除

少量脱落可清除后继续使用;严重脱落需更换新极板。翘曲极板可用木板夹直或重物压直。

四、内部短路

1.故障现象

蓄电池开路端电压过低,起动机运转无力或启动时电压迅速下降;充电时某单格电池电解液比重上升慢,温度升高快,电压低或为零。

2.原因

(1)过量充电或充电温度过高,导致极板活性物质脱落。

(2)过量大电流放电后立即大电流充电,引起极板急剧弯曲变形。

(3)隔板腐蚀、电解液不洁或沉淀物积聚过多。

3.故障判断与排除

拆开各单格,清洗底壳沉淀物,更换隔板并检查极板间导电杂质。清除后重新装配,加入稀电解液充电,检查充放电情况,调整电解液比重至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