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后土堡间有很大空隙,土块较大,地面不平,必须进行整地。整地作业包括耙地、平地和镇压,其目的是对耕后多孔隙土壤作进一步的加工,使表层土壤细碎疏松,地表平整达到表层松软、下层紧密、混合化肥和除草的目的。耙地作业能否达到平、齐、松、碎、净、墒的农业技术要求,对播种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耙地机械的种类较多,广泛运用的有钉齿耙、圆盘耙两大类。我们以圆盘耙为主对耙地作业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求提高耙地作业质量。
1耙地深度不够或耙片不入土
经机组耙过的土地,耙地深度未达到农业技术要求(一般小麦播种耙深需5~8cm,灭茬耙深需8~12cm),耕作层内有较大空隙或大土垡,不能形成足够厚度的疏松苗床,即为耙深不够。其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如下:
(1)偏角太小。在作业过程中,根据耙片的实际人土深度准确地控制耙深,可增减耙组倾角,增大倾角人土深,反之变浅;使用重型缺口耙时要及时调整深浅调节舵轮,保证耙深。
(2)附加质量不足。圆盘耙作业时,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与影响,产生的侧向力偶矩导致耙组两端耙深不一致,即耙组凹端钻人土内较深,凸端有离地趋势,所以常用凸端附加质量和用吊杆将凹端上抬的方法,加强人土性能。
(3)耙片磨损。圆盘耙作业时,切入土壤的耙片,与土壤间的摩擦是时时存在的,耙片被磨钝,人土能力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发现问题,要重新磨刃或更换耙片,以免影响作业质量。
(4)速度太快。适当选择耙地机组的作业速度,一般在4~6km/h,及时清除耙片间的堵塞物。
2碎土不良
耙地作业后,每平方米内直径大于5cm的土块超过5个以上时,称碎土不良。这种现象直接影响播种质量,造成减产。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如下:
(1)耙片变形或圆盘耙直径磨小。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耙组方轴、间管、木瓦。耙组方轴不应有弯曲变形,耙组转动要圆滑自由,耙片磨损严重直径变小时,应更换新品。
(2)耙组倾角过小。耙组倾角过小,耙片人土过浅。耙组的倾角调整机构动作要灵活准确。作业中要视碎土情况来调节耙深,倾角越大,翻土和碎土性能越强,耙深也随之增加。
(3)刮土板变形或与耙片凹面间隙过大。经常注意刮土板的间隙,及时清除耙片问的堵塞物。
(4)土堡过硬、草根层过厚。耙地质量不佳,土堡过硬、草根层过厚、跑茬及耙地遍数少也是碎土不良原因之一。可采用斜耙法,即耙组作业方向同犁耕作业方向成一倾斜角度。斜耙法碎土和平地效果好,同时减轻机具震动;顺耙法,阻力小,震动轻,但碎土能力差;对角线耙法属于斜耙法,这种耙法碎土和平地效果最好。但在耙地作业前,必须适当规划机组作业区,每个作业区应是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第一行程处要插立标杆。如果地块是长方形,可将作业区划成几个小方区,采用联合对角线耙法。
(5)作业期不当,土壤水分过大或过小。选好耙地时间。一般土壤含水量在25%~30%左右时,应集中力量抢耙,即可防止土壤过湿耙成土条,又可防止土壤过干而切成土块。
(6)作业速度过快或耙法不当。采用适当作业速度,一般选用4~6km/h。在个别地方不易碎土时可采用重点补耙法,以免破坏土壤结构,增加耙地作业成本。
3耙后地表不平整
农业技术要求,耙后地表应平坦,在10m×10m范围内,地表高低差不应超过100mm,在不平的地面上播种。会使种子播深不一致,出苗不整齐。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如下:
(1)耙架变形或安装不正确。耙架变形或安装不正确,各耙组耙片人土深度和倾角不一致。圆盘耙组必须达到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进行作业。PY-3.4双列圆盘耙组安装时,前列两组耙片的凸面应向里,方轴的大头在耙列的中间,螺扣端朝外,而后列两组耙片的凸面应向外,螺扣一端朝里。左后列耙组为11个耙片,与角度调节器连接的两个后中心拉杆的钩子,要挂在后列耙组轴承的耳环上,其中长的一根拉杆要与右列耙组相连接。
(2)作业方法和运行方向选择不当。作业中要注意调节加重箱(或盘)上的负重和耙组倾角,确保所有耙片人土深浅一致。
(3)犁耕作业时开闭垄多且过大。提倡复式作业,根据不同作业要求,可在耙的后面配带不同形式的平土耪子。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耙法和机组运行路线。
4耙片堵塞
耙片堵塞的影响因素有:土壤过于勃重或太湿,要选择土壤湿度适宜时作业;杂草残茬太多,刮土板不起作用,要调整刮土板位置和间隙;作业时,圆盘耙偏角过大,耙深加大,耙片堵塞增强,只有偏角适宜,才能满足耙深,减轻耙片堵塞;作业时速度太快,耙片不人土,反之作业速度太慢,人土深度增加,耙片堵塞增强,所以作业时,应选择适中的速度,即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5耙片脱落
由于圆盘耙的紧固件易松动,须留意检查,以免引起盘片掉落或拉坏。每班作业后,一定要检查连接部分紧固情况,并予以拧紧或换修,以避免耙片脱落。耕地后土堡间存在着很多大孔隙,土壤的松碎程度和地面的平整程度还不能满足播种和栽植的要求,所以一定要充分了解影响圆盘耙作业质量的因素,掌握排除每一项因素的方法,确保圆盘耙整地作业的质量。为农作物的发芽和生长创造条件,为农作物的丰产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