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机械化发展的起步阶段,大中型机械开始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期,农业机械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21世纪初开始,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实际意义
1.农业机械化能够增加农民收益,吸收农民投身到农机具的社会化服务中。
2.农业机械化转变了我国农村的经济增长方式,打破限制增加农作物年产值。
3.农业机械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经阶段,实现农业现代化。
4.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保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我国劳动力素质整体较低,制约了机械化的普及。其次,家庭联产承包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之间存在矛盾,制约了农业机械的普及率及使用率。最后,农业科学技术与机械应用技术缺乏充分接轨,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国家应给予政策和技术上的扶持,加快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调控土地使用和经营规模,促进机械化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