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上常用油液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柴油、汽油、机油、润滑脂、齿轮油、制动液等。这些油液对农业机械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动力性和经济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减少故障,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要严格遵守油液使用要求。
1柴油机油
柴油发动机油底壳、喷油泵、调速器及油浴式空气滤清器均使用柴油机油。柴油机油具有润滑性能,减少动配合件的摩擦;柴油机油具有散热作用,带走机件摩擦产生的热量,使距离冷却系统较远的一些部件得到冷却;柴油机油具有密封作用,密封活塞与气缸,弥补活塞环的不足;柴油机油还具有清洁作用,像人体的血液一样,带走系统中的磨损产物、燃烧积碳等。柴油发动机对润滑油的要求也很高,活塞上部温度很高,要求润滑油能耐高温;曲轴和轴承间受冲击负荷,要求润滑油有合适的赫度;而对齿轮和凸轮机构则要求考虑边界润滑性能。对大多数柴油发动机来讲,每种发动机只能有一种柴油机油,来满足多种性能要求。
在机油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发动机的机油兼有冷却、润滑、清洁、密封、防锈和抗腐蚀六大功能。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受高温等不利环境的影响,机油不断地被氧化,产生胶质,形成积炭、漆膜和油泥。磨合下来的机械杂质也被清洗到机油中,混合气燃烧不完全,活塞环和缸壁间密封不良,会使一部分燃油窜入曲轴箱,造成机油私度下降,润滑能力减退。曲轴箱温度低于70℃时箱内产生的冷凝气和机油中的硫接合,生成酸性物质,机油被氧化、酸化、乳化(缸盖垫密封不良),被机械杂质污染,酸性物质还能使机油中有益的添加剂失效,所以必须按时更换机油。
新发动机在磨合阶段磨损造成的杂质较多。金属表面,如气缸壁或活塞表面上看上去光滑发亮,但在显微镜下看是很粗糙的。因磨合阶段磨损较快,新发动机磨合后就应更换机油。新车完成初始的行驶里程(磨合期)后,经常使用的农用车,应每行驶7500~8000km更换一次润滑油,并同时更换机油滤清器。在恶劣条件下使用,如经常行驶在多尘的道路上,应每行驶5000km更换一次润滑油,同时更换机油滤清器。
也可以用滤纸检查机油是否需要更换,分别将旧机油和新机油滴在两张滤纸上,观察油迹的形态和色泽,如旧油的滤纸上有较多的碳粒或黑迹面积大而且色深,则说明应该更换润滑油。
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更换时要注意以下事项:热机后熄火,停几分钟,等到各处润滑油都流回油底壳,再举升车辆,拧开油底壳底部的放油螺塞,趁热放干净原来用过的润滑油,然后拧紧放油螺塞,从气门室罩加油口向发动机加注厂家规定的润滑油,两格的机油尺,油面位置应在机油尺最上面两格之间。
机油滤清器应每8000km更换一次,但通常是在更换机油的同时更换机油滤清器。旧机油滤清器连同它里边的机油以及它和发动机壳体间的密封圈一同更换,在新的机油滤清器内先灌满机油,再在密封圈上涂一层机油,然后用手将机油滤清器旋转至和新的密封垫接触后,再用专用扳手旋转3/4圈即可,不可拧得过紧。机油滤清器安装后,一定要重新启动,检查有没有泄漏。
定期更换机油滤清器不仅能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发动机的寿命,而且还可以降低油耗。
2润滑脂
润滑脂是一种稠化了的润滑油,在常温下是黏稠的半固体油膏。其特点是附着力强,加油方便。对负荷、运动速度有较大的适应性,密封、保护性好。在机械上主要起润滑、保护、密封作用。因而凡是用润滑油达不到润滑效果或不便用润滑油的摩擦点,都采用润滑脂润滑。
农业机械上常用的润滑脂有:钙基润滑脂、钠基润滑脂、钙钠基润滑脂、铿基润滑脂。润滑脂质量鉴别方法如下:
(1)钙基润滑脂:黄褐色,结构均匀、光滑、软膏状;在水中无大的变化,搅拌不乳化;光滑,不拉丝,蘸水捻动不乳化。
(2)复合钙基润滑脂:黄褐色到褐色,结构细,易夹带气泡,软膏状;光滑感强,蘸水捻动不乳化。
(3)钙钠基润滑脂:浅黄色,发白,微呈颗粒状;结构松散,软膏状;不光滑,稍有弹性,不赫手,稍拉丝。
(4)锉基润滑脂:黄色到褐色,结构细腻,软膏状;很光细,较软,手捻不拉丝。
(5)钠基润滑脂:黄褐色,呈颗粒纤维状和海绵状;把润滑脂放入水中,搅拌后变稀,且滑腻,再剧烈搅拌后呈乳白色。
3齿轮油
齿轮油主要用于变速箱、主减速器、差速器以及转向器等总成的润滑。齿轮油的功用是在齿面上形成一层很坚实的油膜,减少齿面间的磨损。农用运输车主减速器的主、被动齿轮是双曲线齿轮。它的齿面比渐开线齿面承载能力大,所以主减速器部分一定要使用双曲线齿轮油。如果改用普通齿轮油,会使主减速器主、被动齿轮严重磨损。所以双曲线齿轮决不可使用普通齿轮油。
4制动液
制动系统是农业机械安全保证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就容易造成车毁人亡。制动液是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压力,使车轮制动器实现制动的一种功能性液体。在液压制动系统中,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