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存在问题及发展

发布日期:2019-04-21 10:58

农业装备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机化的发展水平,农机化发展水平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而水稻作为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之一,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农机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以及总产量都最高的农作物,抓好水稻生产,对实现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目标有着巨大的作用。水稻插秧机的存在使这种目标更容易实现。水稻插秧机可以有效的争抢农时,对提高水稻的产量起着很大的作用。水稻插秧机的使用还可以节约成本,节约人力、物力,能有效的扩大种植面积,收割水稻也更加便捷。目前,我国的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机械栽植水平更是少之又少,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与大量生产水稻的需求格格不入。因而,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不仅是增强水稻生产能力的要求,而且也是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现实需要。

一、国内水稻种植机械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化的总体水平也有所提高,水稻机械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水稻生产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但与世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仍然相对比较落后,在这个领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接下来的几年将是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重要时期。在我国,机械化栽植是水稻机械化生产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最大的难点,有的地区水稻机械化的生产水平几乎为零。我国的水稻机械化栽植方案提出的较早,但实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进展十分缓慢,主要是农机与农艺之间的配合并不协调。我国地域辽阔,农情也十分复杂,而且农机的价格比较昂贵,多数的农民根本负担不起这个价格,因此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实行比较困难。我国的水稻种植区域十分广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同区域的地势以及水土条件不同,有一年一熟的,有一年两熟的,一年三熟的,还有两年三熟的,水稻的品种也各不相同,有单季稻、双季稻,有早稻、中稻、晚稻和粳稻、釉稻、杂交稻等。这就加大了机械化生产的难度,但同时也为不同的机械化栽植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现阶段,普遍应用的种植技术主要有散播和移栽两种技术,散播主要包括旱直播和水直播两种,移栽主要有深度移栽和浅层移栽两种方式,其中水直播主要包括干子直播和发芽直播,浅层移栽又包括有序直播和混乱直播两种。其中,直播与移栽各有优点,其中散播播种可以有效的简化繁琐的育苗、栽种等程序,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世界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水稻种植。但是,由于散播播种方式也存在大量的弊端,如生长时间长,生长速度较慢,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不适合采用散播播种方式,而浅层栽植对于水稻秧苗的破坏较大,所取得的效果远不如深栽,而要想实现深栽,采用插秧机所取得的效果最为理想。

1.机械插秧

这种栽植方式十分普遍,早在20世纪80年代,辽宁省就已经开始从国外引进这种插秧机进行试验,90年代机械化插秧又有了较大的进展,很多地区采用的是吉林延边生产的插秧机,还有一些是从日本引进的乘坐式四轮驱动插秧机。机插秧因具有秧苗分粟早、分孽多,行距和株距不仅平行,每行和每株的距离也都一致,透风和透光效果也都极好,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比手工种植的产量大大增加,而且效率也十分高,因此备受广大农民群众的青睐。但我国水稻插秧机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全面推广。

(1)生产水稻的区域传统农业和机械化生产方式格格不入,特别是许多农民不能完全领会机械插秧的相关配套技术,使得机械本身的效率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反倒造成投入多,成本高,收益却不尽如人意的效果。

(2)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不能很好的与农艺技术相结合,农艺规范和经营管理模式与机械化不相适应。

(3)许多地区的农民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认识还不够。即使有一部分人意识到了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却缺乏对机械的掌握,不能熟练的运用。

(4)国产的机械可靠性相对较差,因此生产率就低,但是进口的插秧机价格又太高,许多农民根本负担不起。

2.机械抛(摆)秧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水稻种植开始大量引进和采用机械抛秧技术,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通过机械抛秧,有效的改善了传统手工插秧存在的局限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种植效率。

二、水稻插秧机的发展趋势

水稻插秧机的发展与农民的经济条件、农村的发展速度以及国家的相应政策息息相关。中央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稳定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这就为农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条件。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土地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了机械化种植的重要性,机械化的使用能大大提高生产力,减轻劳动强度,对于粮食的增产增收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许多人也正期盼着实现插秧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