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配气机构某些零件的磨损或松动,会导致原有气门间隙的变化。因此,一般行驶一万公里左右维护时,应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使之符合技术规范。
气门间隙过小时,虽然噪音小,但运转中会因气门受热膨胀而使气门关闭不严引起漏气,使气门和气门座口过热而烧蚀。尤其是柴油机,如果气门间隙太小,还会导致汽缸压缩压力不足,从而降低发动机功率,严重时起动困难。同时,气门间隙过小还会导致可燃混合气燃烧不完全,使尾气排放中的HC含量明显增高。
气门间隙过大时,气门晚开早闭,不仅工作噪音大,还会造成进气不足和排气不净,出现活塞下行时,混合气仍在继续燃烧的现象,使发动机(尤其排气岐管处)过热,降低发动机功率,增加燃料消耗。
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方法有两种常见方式:一是逐缸调整法,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后摇转曲轴,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二是两次调整法,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
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两次法调整气门间隙比较省时省力,但对于不同车型需记忆不同的可调气门顺序号。
气门间隙检查调整时应注意以下事项:根据汽车生产厂家对气门间隙调整的具体要求和规定进行;调整时应注意温度影响,热机时气门间隙调整应比冷机时要求的间隙值小;各缸气门间隙应调整一致,以免在工作中发动机运转不平衡;气门间隙调整时,所调的气门应完全在关闭状态;调整前注意检查摇臂头工作面,根据磨损情况予以修复或更换新件。
气门间隙调整是维修、保养发动机时必须完成的项目之一,也是一项重要作业内容,调整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应引起驾修人员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