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发达国家的农业扶持政策及启示

发布日期:2019-08-10 22:56

综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都是基础性弱质产业。农业生产周期较长,产品不易保贮,不易更新换代,经济效益较低,这导致农业在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但由于农业的社会效益显著,事关国计民生,发达国家政府在推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对农业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从而促进了农业的高速发展。研究和探讨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对加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尽管方式有所不同,着重点也因国家而异,但它们对农业的政策性扶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直接投资政策。就农业的直接投资而言,个人和机构投资主要是为了追逐利润,而在产业结构优化、大型农业基础设施修建以及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个人和机构是无利可图,又力所不及的。但这些方面的投资,社会效益显著,对整个国家的农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显然它们只能由政府直接来投资。

2.农业补助投资政策。在个人的农业投资过程中,发达国家政府也常常为其提供直接的无偿资金援助,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困难,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农业补贴投资政策。许多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对面向农业的信贷机构、保险公司和其他中介服务组织实行补贴,以间接投资方式支持农业生产。政府的农业补贴投资政策,主要包括农业信贷补贴政策、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和农业中介组织补贴政策。

4.农业优惠税收政策。许多发达国家政府都对农业采取了特殊的优惠税收政策,如减税、免税等。这些优惠的税收政策无疑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他们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

5.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发达国家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对农产品往往实行价格补贴。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主要包括双重价格政策、保证价格政策、差价补贴政策等。

6.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这些贸易保护政策主要有对鼓励出口的农产品实行出口补贴,对限制进口的农产品征收特别关税,通过进口许可证的限制和非关税壁垒进行进口数量限制或进口定额管理。

7.通过立法保障农业扶持政策的实施。美、日、法、英、联邦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使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都制定了各种健全的法规和条令来保障农业扶持政策的实施,这些法律化的农业扶持政策,对促进国家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以牺牲农业利益来实现工业化的道路,要加速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国家对农业实行政策性扶持和保护。发达国家通过政府调节和干预的方式对农业进行多方面的资助和保护,其扶持农业发展的思路及政策措施,对我国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完善农业投资扶持政策。政府要加大农业投资比重,投资主要应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科技教育推广等方面。

2.完善农业优惠信贷政策。政府应加大力度通过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村金融体系向农业提供优惠而便利的贷款,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引导和扶持农业生产。

3.完善主要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政府应对主要农产品如粮、棉、油、蚕茧等制定价格保护政策实行保护价格,并控制农业基本生产资料如农机、农肥、农药等的价格,以调整工农产品的比价,缩小工农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4.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对农业保险实行低收费高补贴,以稳定农民的收入,并把对受灾地区的财政拨款援助改为对农业保险提供的补贴,变救灾拨款为提前保险。

5.完善农业优惠税收政策。政府要降低农业税收,实行减税或免税政策,对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应减免他们的赋税,实行开发式扶贫政策,提高他们的收入。

6.加强立法监督,确保农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政府应加强农业立法,建立农业政策实施的检查监督机制,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控。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制定农业投入监督管理法规,保障农业融资渠道畅通,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增加资金流通的透明度,提高农业的投入产出效益,使政府的农业政策能够真正达到扶持农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