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发生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办法防治?

发布日期:2021-12-19 20:03

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主要是高湿多雨,低温寡照,群体过大,使用氮肥过多,浇水次数太多。

白粉病病菌孢子、温湿度、被浸染作物等,小麦白粉病就发生了。用粉绣宁、烯唑醇等药剂。

如果气温在15一20度,一直很干旱,突然下了一场大雨,湿度较大,发病严重。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不可种植过密,不可偏施氮肥,麦收后拔除自生麦苗。

潮湿阴霾、多雨光照不足、小麦群体密度过大容易发生小麦白粉病,使用粉绣宁粉剂农药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