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矮稻”。主要症状表现为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现初蜡白色,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
1、早期感病后,尤其是苗期,导致拔节困难,表现植株矮化,分蘖增多;2、叶色深绿,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褶,新生叶叶基或叶尖卷曲;3、病株茎秆表面有蜡白色瘤状突起,纵向排列成条形,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后期变褐色;4、根系变短、变少。后期变成黑褐色,病株地上数节有倒生须根;5、高节位分支,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
俗称“矮稻”。主要症状表现为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现初蜡白色,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
1、早期感病后,尤其是苗期,导致拔节困难,表现植株矮化,分蘖增多;2、叶色深绿,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褶,新生叶叶基或叶尖卷曲;3、病株茎秆表面有蜡白色瘤状突起,纵向排列成条形,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后期变褐色;4、根系变短、变少。后期变成黑褐色,病株地上数节有倒生须根;5、高节位分支,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