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学名为Ostrinia nubilalis(Hübner),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昆虫。其雄蛾体长13-14毫米,翅展22-28毫米,体背黄褐色;前翅内横线为黄褐色波状纹,外横线则是暗褐色,呈锯齿状形态。而雌蛾稍大,体长约14-15毫米,翅展28-34毫米,体色为鲜黄色,各条线纹呈红褐色。
玉米螟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下旬进入化蛹盛期,成虫则多在6月期间进入羽化盛期,并开始在夜间进行活动,尤其在天黑后的8-9时最为活跃。成虫具备趋光性,白天则隐藏于作物及杂草间,产卵期通常持续5-10天。至于卵,它们呈块状,20-60粒为一卵块,鱼鳞状排列,初产时呈现乳白色,孵化前则为黑褐色。
关于幼虫,它们共有5龄,3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部位取食。幼虫昼夜均进行取食活动,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老熟幼虫会经历一个预蛹期,形态特征为:头部褐色,体色黄白至淡红褐色,背部带有纵线3条,但不太明显,且每个体节背面中央有1条明显横皱纹,腹部1-8节各有2列毛片,前排4个,呈圆形,特大,后排2个,呈长圆形,较小。
最后是蛹,它们呈纺锤形,红褐色或黄褐色,臀棘黑褐色,端部有5-8根向上弯曲的一组刺毛。雄蛹腹部末端较细瘦,背面具淡褐色绒毛。而雌蛹腹部末端则较为粗大,一般偏向纺锤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