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单产有提高、总量不下降,持续巩固秋季粮食生产基础,不断增强粮食自给水平。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指导粮食生产功能区恢复扩大复种,确保应种尽种。对山区撂荒地,根据立地条件,积极指导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特色水果、中药材、优质牧草等生产,增加多样化产品供给。
大豆是不宜深播的作物,深播加上土壤潮湿,这样的生长环境最容易感染根腐病。播种过早。大豆播种不宜过早,大豆出苗和苗期生长所适宜气温为20℃-25℃,过早播种会达不到温度需求,加上遇到潮湿低洼地块,容易感染根腐病。
如果该地块多年重茬种植大豆,发生根腐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田间病菌数量多,并且抗性强,给预防与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适宜感病环境。1连作地,土质黏重、偏酸,土壤中积存的枯萎病菌多的田块。2土壤中有一定量的线虫等地下害虫,病菌从害虫危害的伤口侵入根部危害。3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或有机肥带菌,或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粪蛆危害根部,病菌从伤口。侵入而危害。4氮肥施用过多,磷、钾不足的田块。5连阴雨后或大雨过后骤然放晴,气温迅速升高;或时晴时雨、高温闷热天气。最易感病温度:24—28℃左右。感病生育期:幼苗至成株期。感病盛期因病原菌而异。[1]。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1]。2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3深沟高畦栽培,雨停不积水。4提倡轮作,最好水旱轮作;。5使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不得混有上茬本作物残体及腐烂物;。6。选用抗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7合理密植,及时去除病枝、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8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9适当增施磷钾肥。
1、播种过深。大豆是不宜深播的作物,深播加上*壤潮湿,这样的生长环境最容易感染根腐病。2、播种过早。大豆播种不宜过早,大豆出苗和苗期生长所适宜气温为20℃-25℃,过早播种会达不到温度需求,加上遇到潮湿低洼地块,容易感染根腐病。
大豆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大豆根部,幼苗或成株均染病。初期茎基部或胚根表皮出现淡红褐色不规则的小斑,后变红褐色凹陷坏死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受害株根系不发达,根瘤少、地上部矮小瘦弱,叶色淡绿,分枝、结荚明显减少。
1、播种过深。大豆是不宜深播的作物,深播加上土壤潮湿,这样的生长环境最容易感染根腐病。2、播种过早。大豆播种不宜过早,大豆出苗和苗期生长所适宜气温为20℃-25℃,过早播种会达不到温度需求,加上遇到潮湿低洼地块,容易感染根腐病。3、土壤问题。大豆根腐病是*传性病害,一旦发生不能及时治疗,那之后每年都会发生,特别根系遭地下害虫咬伤后,会加速病菌感染。4、施肥方式。大豆需要大量氮,有根瘤固氮就足够,补充氮肥相反还会影响根瘤的形成,并造成植株旺长、植株不健壮,抗病能力就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