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以菌丝体在病梢等受害部位越冬。春季气温上升到15℃以上,遇阴雨连绵、雾大露重的天气时,产生分子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萌发芽管侵入春梢、嫩叶、幼果、花蕾侵入寄主约10天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造成大量发生与流行。柑橘疮痂病主要是果园病原菌潜伏在病残体中,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雨水传播。
病原以菌丝体在病梢等受害部位越冬。春季气温上升到15℃以上,遇阴雨连绵、雾大露重的天气时,产生分子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萌发芽管侵入春梢、嫩叶、幼果、花蕾侵入寄主约10天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造成大量发生与流行。柑橘疮痂病主要是果园病原菌潜伏在病残体中,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雨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