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种退化原因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8-09-03 16:22
问:
食用菌菌种退化原因有哪些?

一是菌种混杂:非品种化菌种的使用和无根据的“新品种”使用,造成品种不均一性,品种混乱。在菌种继代培养过程中,不同菌株的菌丝体生长在一起,菌丝发生变异,原有菌株性状改变,常常表现产量下降、质量变劣等。

二是发生有害突变:菌种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遗传突变、细胞退化、生理代谢改变及其积累而出现不良的细胞群体。一个正常菌株经过多代移植也不会导致遗传性状改变。但是如果一个菌株菌丝细胞中发生有害突变,而且突变体能适应外界环境条件。随着移接次数的增加,有害突变体菌丝细胞群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该菌株生产性能会随之恶化,退化现象逐渐显现。

三是杂交菌株双亲核比例失调:杂交菌株菌丝体在转管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营养条件等改变的影响,其中一个亲本核发育正常,且逐渐占据优势,而另一亲本核可能不适应而逐渐减弱,导致双核比例失调,随着转管次数增加,核比例失调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在栽培中表现退化。

四是感染病毒:菌种感染病毒后,病毒随菌丝体扩大繁殖而增加,并且通过带毒孢子传给下一代,当菌种携带一定浓度的病毒粒子,在栽培中会表现减产,品质下降等退化现象。

五是不良环境条件:如高温、高湿、通气不良、不适宜氮源、不适宜碳氮比、不适宜pH值等,均可造成菌种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