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棚一般为不加温的日光型大棚,棚内小气候随季节和天气变化而变化,具有升温快、温差大、晴天变化剧烈、阴雨天变化平缓和分布不均等特点。温度是决定蔬菜作物能否生长良好的首要条件,过高过低均不利。掌握温度变化规律,可更好地搞好大棚管理。
月气温变化规律:大棚覆盖保温栽培的时间一般在10月至翌年6月,棚内气温随外界气温的降低而降低,1~2月达到最低,之后随外界气温上升而上升。12月至翌年2月棚内温度一般为-1~15℃,需特别注意保温,但晴天中午有时最高气温可达30℃以上,假植缓苗时要用遮阳网遮阳。2~3月棚内最高气温可达25~28℃,甚至更高,最低温度在5~10℃。3月下旬~4月上中旬要注意防止倒春寒,注意保温。4~5月棚内温度达40~50℃,应及时通风。5月中、下旬可转入露地栽培。6~9月夏秋季栽培,棚架上宜盖遮阳网降温保湿。9~11月视天气和棚内作物决定是否盖棚,11月初霜前10天要盖棚。
日气温变化规律: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后棚温上升,8~10时上升最快,平均每小时可升高5~8℃,有时甚至在10℃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13时前后,比露地稍早;14时后气温下降,平均每小时下降3~5℃,日落前下降最快。
不同天气温度变化规律:大棚内外最高气温差异晴天较大,阴天较小。晴天大棚内外最高气温相差18.7℃,阴天则仅差6.6℃。晴天白天大棚内最高气温常超过多数蔬菜的生长适宜温度,甚至达40℃以上,及时通风是大棚栽培上的重要措施。棚内最低气温一般也比大棚外高,夜间密闭不通风并进行保温覆盖时,棚内最低气温一般在0℃以上,而大棚外最低气温常在0℃以下。
“棚温逆转”现象:冬季和早春,有时棚内最低气温短时低于大棚外,称为“棚温逆转”。一般在晴天或少云天气的夜间易出现,常给蔬菜秧苗或已定植的蔬菜带来冷害甚至冻害,生产上应严加防范。
地温的变化:大棚内地温变化与气温有较大相似性。秋季地温逐渐下降,但比气温下降慢,之后随气温下降而下降。霜冻来临时,地温下降比较缓慢,外界冰冻时棚内地温仍在0℃以上,一般在5℃以上。立春后,气温持续回升,地温也逐渐升高。2月中旬10厘米土层温度一般在10℃以上,可定植茄果类蔬菜。3月地温继续回升,一般达15℃以上,几乎所有夏季蔬菜均可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