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轴是农用车的重要零部件,在工作中承受交变的弯、扭力矩,键槽部位还受到挤压、冲击和滑动摩擦的作用,导致常见的损坏包括轴颈、键槽磨损及弯、扭变形。变速器轴损坏后,会造成工作时振动大、噪音大,出现跳挡、脱挡、挂不上挡等故障。导致损坏的原因除材质、形位尺寸、加工质量、氮化处理不当外,还与装配不当、车辆超载、驾驶操作不当等有关。
变速器内轴的工作情况
第一轴是输入轴,前、后端通过滚动轴承支承在曲轴后端凸缘和变速器壳体前臂的轴承孔内。常啮合斜齿轮与其一体,后端花键短一齿为直接挡齿圈。中间轴两端支承在壳体孔中,部分齿轮与轴一体,其余齿轮通过半月键固定。
第二轴是输出轴,两端分别支承在第一轴后端和壳体后壁孔中。滑动齿轮与轴花键连接,部分齿轮通过衬套和滚针轴承空套在轴上,防止相对转动。花键毂与第二轴花键连接,接合套可与其他齿轮啮合。后轴承盖内装里程表驱动涡杆和涡轮,轴尾端花键连接传动轴输出转矩。
倒挡轴固定在壳体上,轴上装有双联倒挡齿轮。
轴继续使用判断的标准
安装轴承的轴颈磨损一般不得超过0.03mm,轴颈与轴承配合一般为-0.03~0.01mm。不同轴的配合间隙和使用限度不同,若磨损或配合间隙超限,需修复轴颈。修复后,一、二轴和中间轴轴颈的径向跳动公差应不大于0.05mm。
轴颈油封磨损应不大于0.30mm,修复后油封颈突缘轴心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应不大于0.10mm。变速器第一轴轴承盖外径磨损不得超限,若超限需修复。内花键轴键齿与滑动齿轮键槽的配合一般为0.013~0.077mm,使用限度不大于0.2mm。
变速器轴的检验
1.弯曲检验:用V形铁支撑轴两端,用微分表顶在轴中间,转动一周观察表针摆动,记录最大摆差。
2.磨损检验:用外径千分尺检验轴颈外径大小,磨损不均匀时检查失圆度及不柱度。
3.裂纹检验:擦拭轴表面,涂煤油渗透裂纹,擦干后涂白坚粉浆液,敲击曲轴观察裂纹情况,或用磁力探伤法检查。
变速器轴的修理
1.砂磨修整:轴颈较浅裂纹可用打磨消除,轻微伤痕、毛糙、沟纹可用砂布或油石打磨。
2.光磨修整:轴颈严重沟纹、伤痕、失圆和不柱度超限时,需在磨床上光磨修整。若裂纹延伸至圆角处且较深,则不可修理。
3.调位安装:单面磨损的轴可将磨损小的一面转向磨损大的一面使用。
4.堆焊、金属喷镀、电镀修复:磨损严重的轴可通过这些方法恢复到标准尺寸。
5.校正:弯曲无法光磨消除的轴可用冷压或热压方法校直,弯曲度较大时分多次进行。
6.修复后技术要求:轴不得有裂纹、损伤等缺陷,堆焊金属应紧密无孔隙,轴颈失圆和不柱度不得超过规定。